第一次用划分象限的方式将人归类。传统的家庭教育使得我一直接受着作者穷爸爸的思维,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好的E。父母对我唯一的超前教育理念就是尽量不依靠雇主,有一技之长,在做不成E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S。祖祖辈辈一直停留在左边的象限中,我承认,左边象限的人是无法了解右边象限人的思维和行为。就像大家所津津乐道的:富人不快乐,有钱人有了钱却没了花钱的时间。
而真相呢?右边象限中人的乐趣左边象限是永远无法理解的。E和S把钱定义为一生中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努力工作的意义,他们诚惶诚恐,战战兢兢的挨着日子,努力工作,用自己的血汗换得银行里财产的一点点的累计,他们对风险的厌恶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恐惧,不敢承担任何风险也承担不起,所以他们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。B和I把钱看做是一个游戏而已。钱的多少只是简单的数字的变化,他们理性的看待这些变化和市场的关系,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分析每个数字背后的含义,试着将作为的风险转化为自己口袋里的利益。
他们清楚地了解如何用别人的收入变成自己的资产、将别人的负债变成自己的收入,让被人为自己的负债来买单,所以,风险永远不站在他们这一边。他们赚着左边象限人们辛劳得来的钱却从来不去怜悯他们,而左边象限的人竟然对此毫不介意并且惧怕变成右边象限的人。
我现在无法做一个I,但是却可以努力使自己用I的思维去看待金钱和资产。这本书让我重新对我的收入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和规划,要想做一个不是特别惨的S,那就努力扩大自己I的收入比例。审视以下自己的资产负债表,发现资产项目中固定资产为0,构成为不能带来收益的低值易耗品和现金,负债为一个月内到期的信用卡负债;损益表中,收入为工资,费用为生活费,利润全部以现金的方式存在银行。现金流量表除了工作收入就是日常费用支出。想想自己学过的财务报表,觉得自己是穷人简直是天经地义。如果不将自己财务报表上的各种比率做一个优化,我将永远摆脱不了E的角色。
《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》让我突然发觉,钱,要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它,就像玩游戏一样,控制它操作它,合理投放资源(我的精力和我的时间),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。
第一步:制作自己的财务报表,分析财务指标,和自己公司的指标做一个对比,相信一些基本的比率可以进行优化和长期的规划。
第二步:调节财务指标,合理投放资源,增加资产,优化费用项目,增加收入项目。